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推进金融业提质增效的决策部署,朔州金融领域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60条”硬核措施。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为动力,直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保障市场主体的堵点、痛点、难点、盲点、弱点问题,搭平台、补短板、强弱项、降费用、提质量、优服务、强机制、增活力、防风险,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持续全方位打造金融领域营商环境“升级版”,着力解决金融服务业自身发展不充分,金融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有效提高市场主体融资服务精准度、便利度和普惠性,努力增强金融消费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实现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

  机构引进和发展方面,积极推进金融领域招商引资,鼓励和引进股份制、民营和外资银行、保险和证券机构以及其他各类持牌类法人金融中介机构或分支机构落户朔州,引导和促进各种金融要素资源聚集,提升金融业态的丰富度,构建多元化金融业态,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地企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找准协同发展契合点,强化联盟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推动金融机构与市县干部双向交流。

  平台建设与应用方面,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分批次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用好用足人行征信系统平台,发挥省级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融资服务功能。推动朔州市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信易贷”平台)落地建设,提高金融系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公共服务事项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录入。发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功能,依法开展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公示。推进市信用平台与政务大厅对接,提升信用核查便捷度。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注册登录国家和市“信易贷”平台,发布金融产品,实现银企线上常态化对接,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融通整合行政审批、税务、人社、法院、司法、知识产权等部门的企业注册登记、行政许可、税务、社保、公积金、行政处罚、知识产权以及水、电、气、暖等满足“信易贷”业务相关数据,并保持数据实时动态更新,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多维全景精准“画像”,满足金融机构贷前审查、贷后跟踪等业务对政务数据的需求,有效破解普惠金融信息不对称难题。实施中小微企业“信用培植工程”,建立多部门联合协商机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有发展潜力、有市场前景、有成长带动性,且未发生违法行为,未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信用状况良好和生产经营正常的中小微企业,按政策给予办理贷款或贷款延期、降低贷款利率等支持。持续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打造“守信受益、失信难行”的信用生态。

  融资增信方面,一是拓展守信激励措施,支持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合法利用相关信用信息,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科创企业提供信用产品和评级服务。创新“信易+”覆盖面,扩大信用在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中应用,落实“信易贷”“信易批”“信易医”“信易游”“信易阅”“信易租”“信易审”等信用便民惠企措施,提升公众诚信建设获得感。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用状况和评级相结合的融资授信服务。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客户,在授信额度、授信成本、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二是创新担保业务,助力以担增信。政府控股的融资担保机构坚持支小支农主业定位,在实现保本微利的前提下,适度下调担保费率,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三是深化银税互动,实现以税增信。强化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主动纠正纳税失信行为,提升纳税人信用级别,累积信用资产,疏通贷款“增信”。四是推动银保合作,促进以保增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创新面向小微企业的保单融资产品,提供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服务。在企业进出口环节,推动“银关保”合作,推行“企业申请-保险承保-银行授信-海关受理”的新型保函处理流程,提升企业通关效率。五是加快企业规范化股改,强化基础管理,力戒“流水账”、“口袋账”、“包包账”、公私不分明往来账,推行商品交易、劳务供应等经济往来中非现金结算,增加财务信用,增加银行流水、结算信用和借款信用等银行信用,强化信守合同履约,增加商业信用,促进企业增信。六是强化企业诚信管理,开展社会信用评价,重塑社会形象,促进社会增信。

  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加大中长期贷款发放力度,保障转型发展重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力度。赋能绿色金融发展,支持清洁取暖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信用贷款,持续推进“银税贷”“科技贷”“政采贷”“快e贷”“信易贷”“农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动产和权利融资。深入实施资本市场县域工程,持续加大“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力度,发挥朔州华朔金石能源产业转型发展基金助力企业发展效能,用好用活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提速优质企业上市进程,支持和推动市内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沪、深、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或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进行股权融资。加快优质企业在山西区域性股权市场展示板、培育板和晋兴板挂牌、上市步伐,实现数量倍增、质量提升。

  金融科技方面,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腾“云”“架”网,发展互联网金融。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信息科技,运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移动金融app等开展银行、保险、证券服务,提高线上贷款、线上保险、线上证券交易便利度、活跃度。推动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支持风险评估与信贷决策,提高授信审批效率,畅通线上投保、承保审批和理赔效率。发挥省地方法人银行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监测系统、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穿透式监管作用,实施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等地方金融风险红黄牌预警,实现个性风险与共性风险、趋势分析与即时预警,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金融监管执法方面,探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和综合执法机制,全面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发挥信用在金融领域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推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信用监管。提高金融突发事件的风险研判、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健全问责制度体系。

  金融宣传推广方面,组织金融政策志愿宣讲团,开展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党校、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站、进公共场所“十进”宣传活动。开展线上“云课堂”、线下“面对面”金融政策宣讲会,持续开展“百行进万企”朔州行动,坚持融资与“融智”相结合,宣介推广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促进政策惠企便民,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实施“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工程”,重点持续关注“一老一少”的金融理念教育,常态化普及投资理财、商业保险、负债消费、金融财产安全等基础知识,通过“保护+赋能”双重提升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提高的金融素养水平。

  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金融法律咨询服务,强化金融法治教育。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举办知识产权讲坛等。加强知识产权融资政策宣传普及,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做法和经验。

  机制建设方面,建立健全重点工程和重大转型发展项目投融资会商机制、银行包联帮扶企业机制、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金融业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促进机制、金融机构考核评价机制、支持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机制、信贷投放窗口指导和高管约谈机制、信贷容错机制、常态化企业破产工作协调联动机制、“银信税保担司”合作联动机制、地方金融机构分级分类评级和差异化监管机制等。